不少朋友责怪我:你能不能正经点,不要老是用调侃的笔调写任何事!人家会说你“油”。我只能一笑置之。其实,我没弄明白何谓“正经”?
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。可我是以欣赏加调侃加以接受的。咱们中国文化当属东方文化三支重要文化代表之一,这三支指:日本、印度古老文化及中国文化。众所周知,日本文化的源头是咱中国文化。而印度文化的大多数特点又都被中国文化所吸收。研究佛教的人对此就有较深的认知。中国文化以其兼容并蓄、源远流长,注定其成为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文化之一!对此,你能不欣赏吗?
中国传统文化以“惟人万物之灵。”贯之的“人本主义”特点就显得十分鲜明了。中国的这种人本主义,使对生命的体验、人生的觉悟达到高峰,远比西方早得多了!也正是基于此,尽管儒、道、佛各自的出发点不一样,形式也不尽相同,如儒家的积极入世,道家的返璞归真,佛家的反观内求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:对人世的重视,对生命觉悟的重视!即使到今天,这种人本主义也还具有重要的意义。以人为本,尊重人权;以民为本,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。
和世界上所有优秀传统文化一样,除了优秀的一面,当也还有其糟粕的东西,中国文化也不例外。比如,男尊女卑,三从四德,女子无才便是德啦,林林总总,毫无疑问,现代人应该没人认为这些不是糟粕吧!但是,和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相比,这些也只能称为小疵暇了。对于这些小疵暇,难道你就忍心攻击,大加挞伐!所以,我只能以调侃的笔调加以讥讽了。女人裹脚,走起路来扭扭捏捏的,婉如优美的舞姿,也许咱祖宗审美观点就是如此吗!男人要求女子必须具备“三从四德”,而自己则可花天酒地,寻花问柳,在这方面的形容上就颇具调侃的语词。老婆有出轨行为,其丈夫就称“戴绿帽”,女人的这种行为则谓:“红杏出墙”,现代语言不也一样:男人这类行为:“生活小节”,女人则称:“水性杨花”,如果男女双方都有出轨行为,不也有如是说法:“各自为政,互不干涉”,,,,,,
有些敏感问题,扳着脸说教不见得会比调侃式的批判来得有效。调侃式的语言,写法,照样能非常生动、准确地写出人间的喜、怒、哀、乐。表达情感可用散文、诗歌、曲艺等等形式,所谓的调侃,不也只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,这和“油”似乎不怎么相干吧!
评论